水质中不可滤渣(悬浮物)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时间:2022-05-26 11:28:40   访客:892

(一)方法原理

许多河流因水土流失而使水中的水悬浮物显著增加。地表水中的悬浮物使水变得浑浊,降低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新陈代谢,甚至导致鱼类死亡。悬浮物过多也可能造成河道堵塞。造纸、制革、冲渣、选矿、湿法粉碎、喷淋除尘等工业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无机和有机悬浮物的废水。因此,在水和废水处理中,悬浮固体的测定尤为重要。

不可过滤的残留物(悬浮固体)是指不能通过 0.45 μm 孔径过滤器的固体。用0.45 μm滤膜过滤水样,在103-105℃下烘干,得到不可滤渣(悬浮物)的含量。

(二)试剂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三)仪器

①全玻璃或有机玻璃微孔滤膜;②滤膜,孔径0.45μm,直径45~60mm;③吸滤瓶、真空泵;④无齿扁嘴镊子; ⑤ 称量瓶,内径30~50mm。

(四)取样和样品储存

①取样:使用的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先用洗涤剂清洗,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取样前,用要采集的水样再清洗 3 次。然后,收集500-1000毫升的代表性水样,并盖紧瓶塞。

②样品储存: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确定。如需放置,应存放在4℃冰箱中,但时长不得超过7天。

(五)步骤

①滤膜的制备

用扁嘴无齿镊子挑取滤膜,放入预先称重的称量瓶中,转移到烘箱中,103-105℃干燥0.5小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干燥、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小于或等于0.2mg。将恒重过滤器正确放置在膜过滤器的滤盘上,盖上配套的漏斗,用夹子固定。用蒸馏水润湿滤膜并连续吸滤。

②测定

称取 100 ml 充分混合的样品,吸滤。所有水分都通过过滤器。然后用蒸馏水洗3次,每次10ml,继续抽滤,除去微量水分。抽滤停止后,小心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入原恒重称量瓶中,转移到烘箱中,103-105℃干燥1小时后,然后转移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反复干燥、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小于或等于0.4mg。

(六)注意事项

①漂浮或淹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是悬浮物质,应从采集的水样中去除。

②储存水样时,不要添加任何保护剂,以免破坏固液相分布平衡。

③滤膜截留的悬浮物过多,可能会夹带过多的水分。除了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酌情抽取较少的样本。滤膜上的漂浮物过少会增加称量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如有必要,可以增加样品量。一般以5-100mg的漂浮物作为测量样品体积的实用范围。

返回

© Copyright 2023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迈德施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